“垃圾分类”背后的真相
日期:2019-07-09 类别:文章返回列表页
7月的第一天,酝酿已久的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终于正式实施。 根据最新规定,混扔罚50元以上200元以下。如果是单位没按规定垃圾分类,最高罚款5万。 从试行开始,被垃圾分类支配的上海人民,衣食住行都围绕“垃圾”展开。 以前,很多人经常说垃圾这种东西,当然是想扔就扔。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,如今走在上海的街道,再也没有随处可见的垃圾桶。 因为所有人不仅都要把垃圾放到指定垃圾投放点,还要根据投放点固定时间扔。 一天24小时,只有上午7:00-9:00,以及下午18:00-20:00两次机会,你想收拾屋子穿着拖鞋下楼扔个垃圾,对不起,没到时间。 更恐怖的是被垃圾分类支配的恐惧:干垃圾、湿垃圾、可回收垃圾、有害垃圾……种类齐全,五花八门。 分类之细,令人咋舌。 每天起床第一句:今天的你又是什么垃圾? 与此同时,垃圾分类还解决了人类的千古难题之“妈妈我从哪里来?” 有人说,既然垃圾分类这么难?为什么还要这么耗时耗力的实行呢?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教授在接受《经济观察报》采访时也提到,我国生活垃圾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厨余垃圾,超过60%,有的地区甚至达到70%至80%。 富含水分的厨余垃圾为焚烧处理带来困难,它们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,会降低垃圾整体的焚烧热值,提高了二次污染的控制难度。 所以,将垃圾进行分类,有利于提升垃圾焚烧的效率。 为什么我们肆无忌惮地制造垃圾,而我们的城市看起来却似乎很干净呢? 因为有很多人每天都在亲自动手处理这些垃圾。 什么针头、携带病菌的针管,甚至还有毒品…… 很难想象,这些工人长年累月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,手指都弯曲变形,倒出有腐蚀性的瓶子时,手指都面临被灼伤的危险: 广州汕头的贵屿镇,被誉为全球电子垃圾之都,镇上80%孩子都患有铅中毒病: 可即便是这样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,垃圾是越来越少了吗? 并没有。 更让人难过的是,我们总以为,自己制造的垃圾,扔掉了就不存在了。 但真正的事实是,我们扔的垃圾,全部成了杀人武器。 还记得去年的那场超强台风山竹的来袭,那几天,满屏的新闻都在报道这场灾难级风暴。 百年古树被连根拔起,沿海道路被汪洋淹没: 台风引起的海水倒灌,使得数以万计的垃圾,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涌来。 它们大多是塑料制品废物,全都是泡沫,塑料瓶,空饭盒以及各种垃圾。 是的,山竹过后,大自然把我们做的孽,又还回来了! 在BBC的纪录片《蓝色星球2》里,也有这样一个片段。 英国南极考察队队员搜集了一些信天翁幼鸟们呕吐出来的食物,他们发现了: 而有一只幼鸟,本来活得好好的,就是因为误食了海洋里的牙刷造成了死亡: 遭受污染海域的鱼虾,即使经过高温烹制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食物后,有毒物质并不会消失,而是通过鱼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,侵害人体脑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,引起脑萎缩、导致小脑平衡系统被破坏等多种危害。 看到了吗?当垃圾围城把我们困住的时候,作为地球上食物链顶端的人类,我们无法幸免。 垃圾面前,任何一个人都无处逃遁,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。 我们深知,垃圾分类这件事路漫漫其修远兮,道阻且长。 但你每一个微小的举动,在量变引发质变的基础上,都在未来引发的是不可估量的作用。 其他城市的吃瓜群众恐怕也得对垃圾分类投入更多关心——据说,到2020年底,全国46个重点城市都得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。 今天,我们迈出的仅仅是第一步,也是伟大的一步。 愿你我尽自己所能,让垃圾分类,不再只是“说说而已”。 下附垃圾分类方法,大家可以保存学习,等到我们的城市也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时,我们不会措手不及哟! 方法一 猪能吃的叫湿垃圾,猪都不吃的叫干垃圾,猪吃了会死的叫有害垃圾,可以卖出去换猪的叫可回收垃圾…… 方法二
图片:来源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