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热线:400-100-1609

今年你会回乡扫墓吗?

日期:2019-04-05 类别:文章返回列表页

马上清明了,很多人可能要回家扫墓,但是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很多人是不清楚的。


春秋,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,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,再也无力站起来。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,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,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,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,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,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,当重耳发现,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,流下了眼泪。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,就是历史上晋文公。即位后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,唯独忘了介子推。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。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,心中有愧,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。可是,差人去了几趟,介子推不来。晋文公只好亲去请。可是,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,只见大门紧闭。介子推不愿见他,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(今山西介休县东南)。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,没有找到。


56b846e082f72014e0fedb38d0448c06.jpg


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,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。然而,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。绵山山高路险,树木茂密,找寻谈何容易。有人献计,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,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。火熄后人们才发现,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,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。晋文公见状,恸哭。装殓时从树洞里又发现一血书,上写:


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。
柳下作鬼终不见,强似伴君作谏臣。

  倘若主公心有我,忆我之时常自省。  

臣在九泉心无愧,勤政清明复清明。


晋文公将血书藏于袖中。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。为纪念介子推,晋文公下令,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。第二年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,发现老柳死而复活。便赐老柳为清明柳,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。



清明节的习俗活动是祭祖,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,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。清明扫墓,即为“墓祭”,谓之对祖先的“思时之敬”,其习俗由来已久。清明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,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,人们一方面感念祖先亲人的恩惠,同时以培土、展墓、挂青的形式显示后代的兴旺。


d2c4ab07df8e750ced4eb6da0517dead.jpeg


人为什么需要祭祖?

 

电影《寻梦环游记》里说,人的一生会死亡三次:


第一次:是断气的那一刻,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死亡;


第二次:是举行葬礼的时候,这一刻你的身份将会在这个世界上抹除;


第三次:是这世界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亡。这一刻将是真正的死亡,从此不会有人知道你来过这个世界。


我是谁,从哪来,到哪去?这是哲学的三大终极之问。


从哪来?


静立茔冢默然,你便会追寻到这个答案。


你来自父母,父母来自祖父母,祖祖辈辈,总会有根,总归有源。


开枝散叶。枝再繁,叶再茂,扎向大地的根,只有一处。


这就是融入血脉中的眷念,是我们的来处。父母在,人生尚有来处;父母去,人生只剩归途。



这样的季节,总会牵动几许思念、几许哀愁。你会不由自主想起很多人、很多事,可能也只是几声离别时的切切虫鸣,一缕农家黄昏的袅袅炊烟,半点夜深幽梦里的婉然音容。


生者寻根,叶落归根。有人烟处,必有血脉传承。难怪有人说,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!


国学大师季羡林6岁离家求学,90高龄还回乡扫墓,扑通一下跪倒在父母坟墓前,不住磕头。回京后,他写下长达2.4万字的《故乡行》,说:“娘啊,这恐怕是你儿子最后一次来给您扫墓了,将来我要睡在您的身旁!”


青年散文家林萧坦言:“爷爷今年八十多岁了,奶奶眼睛也失明好几年了。每当想起爷爷撑着一根拐杖、提着竹篮独自行走在荒野之间,他佝偻着腰身在坟头上扯杂草的情形,我的眼泪不由簌簌而下。”


慎终追远、归宗溯祖,是族谱上一页页一排排泛黄陌生的名字;再远,是华夏民族、是尧舜禹,是元谋人、是山顶洞人,是非洲大陆几只古老的猿猴,是浩瀚星辰里的一块陨石里孕育的生命之源。



到哪去?


静立茔冢默然,你同样会得到答案。草长莺飞,清明有雨。万物灵长,有生有死。


唐伯虎《桃花庵歌》“世人笑我太疯癫,我笑他人看不穿。不见五陵豪杰墓,无花无酒锄作田”,红楼梦《好了歌》也唱:“古今将相今何在,荒冢一堆草没了”。


这样一想,很多事自可淡然、豁然、悠然、乐然、坦然。


红尘滚滚、功名利禄,如果你过于执着、拿不起放不下,为权、为钱、为名、为情黯然神伤,不妨清明时分去扫墓。


那里,自有另一种答案,让你心如止水、超然物外!清爽做人,清白做事,足矣!岂能事事如意,但求无愧于心!


没有谁是一个孤岛。当你将自我置身于宇宙中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中时,你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方位!


梨花风起正清明。今年你会回乡扫墓吗?


图片: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

 

分享到: